12月3日下午,法学院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落实教育部党组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部署。讲座由校长邓辉教授主讲,法学院院长杨德敏教授主持。法学院党委书记郭海峰、副书记张毅、副院长谢小剑以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与学习。
邓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启法治中国新篇章”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思政课、专业课。他从“是什么、怎么看、为什么、怎么办、如何悟”五个命题出发,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与落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世界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系统性的特点,它不纠结于法治的所谓“普适价值”,而是关注法治在当下中国的落地实施;不做叠床架屋的理论重复,而是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探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路径和新方案。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十大标志性法治建设成果,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战略定位。通过对“十一个坚持”重要内容的详细讲解,邓辉用辩证法对“政治与法治”“改革与法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四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懂得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人才不多,从事涉外法治工作的人才不足,精通数据科技法学的人才不够,法学院要紧跟习近平法治思想,办出特色,培育社会需要的先进人才。
杨德敏在总结中指出,邓辉校长的讲座视野宽阔、深入浅出、内容全面、语言生动、逻辑严谨,为学院师生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方法,为学院教师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提供了有益指导,为学院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出了要求。
在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的通知》后,法学院第一时间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之中,专门开设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在研究生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讲座。通过此次讲座,广大学生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有了更明晰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扛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光荣任务。(图文/法学院 编辑/钟颖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