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黄佳雯,中共预备党员,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2018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大三学年加权成绩91.58。曾任学院组织部负责人、团委学生第一副书记,校团委基层团组织建设部班级骨干;荣获“优秀团干”“三好学生”等十余项荣誉称号;疫情期间参加社区防疫志愿者获“最美逆行者”荣誉奖章,多次参加校院三下乡,其中三下乡团队获得“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优秀团队称号。荣获2021年鼎汉奖学金得主,被列为优秀毕业生候选人。
独独立于彼岸,观隔岸的诗与远方?远征的少年从不言:“余生漫长,何必慌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过往的三年,黄佳雯头顶理想的星光,脚踏远征的书山——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她一直在路上。
流水行云,日进不已
“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成绩的取得从不在一朝一夕,而源于钻坚仰高的日日夜夜。“成绩和付出的时间是成正比的,除了上课紧跟老师的节奏,课后也需对应不同的课程制定并实施具体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巩固提升,将所学转化为所用。”谈及如何取得优异的成绩,她如是说道。
作为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黄佳雯对当代大学生常常调侃的“内卷”,有着自己的解读。“良性的‘内卷’氛围有助于共同的进步。面对一些不可避免的、因内心不平衡而产生的尖酸话语,我会将之看作激励,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怀一颗平常心,保持自己的节奏就好。”她微微勾起唇角,坚定的双眸里透射着执着与自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人生路漫漫其修远,龋龋独行的旅客不曾言孤独,也从不满腹牢骚、自怨自艾。因为她望得到理想的星光、触得及平实的土地,因为她一直走在通往诗与远方的道路上。
奉献青春,健全人格
从不心安理得地蜷身于自己舒适安逸的一隅,作为心怀家国的新时代青年,黄佳雯乐于将友好的服务之手伸向身边之人,也积极地将热心的志愿目光投向更为广阔之地。
本着服务好同学的初衷,黄佳雯加入了院学生会。被问及如何平衡好学生工作与学习生活之时,她浅浅一笑,“遇到突发性工作时,熬夜是免不了的。但看见活动被组织好、顺利举行,感觉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样一句云淡风轻的话的背后,只有她自己才清楚“不足为外人道也”的艰辛。不仅如此,黄佳雯更是积极承担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从“三下乡”到“青年突击队”,从防疫到抗洪,志愿服务的队伍里总是出现她纤弱却刚毅的身影。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有了享受的心态,生命的每一次变革都成了惊喜。”聊起如何化解生活中的压力与负面情绪,她细思片刻,笑了笑说:“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刻,这是很正常的。压力大时,我会约上二三好友,聊聊近况,放松一下,调整状态。或是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好好睡一觉,沉淀一下情绪中的自己,醒来又会是元气满满的。”
“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成事事成。”这是黄佳雯很喜欢的句子。乐观的她总是激励学弟学妹们要始终坚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在逆境中积极找寻慰藉与希望,将眼前的不尽人意看作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必须斩断的荆棘。“即使是错过了落日余晖,还可以静待漫天繁星。”她就是这样一个女孩,不耽于舒适圈的安全感,不拘泥于人生阴影处的一隅。理想的星空下,她踏上人生的冒险之旅,为热爱而跋涉千里万里,用不懈的坚持换取更多的可能,如同草木向阳而生,努力着去创造色彩斑斓的风景。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忆及过往的三年时光,这个心有惊雷,生似静湖的女孩轻轻道一声感恩,简单休整,又背上行囊,去往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文/大学生传媒联盟 顾荍 编辑/余文静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