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开始后,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学生展开社会实践。其中新闻专业的6名学生,在周立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婺源县富春镇进行社会调研与专业实践。
婺源县富春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3.1%,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极佳的自然人文条件。同学们将“和谐·生态”作为调研和社会实践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探究富春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调查,同学们每天早晨八点出发,结束一天的活动后,便要对所了解的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根据第二天的行程准备采访内容。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他们踏上古驿道,了解当地的悠久历史;参观伞厂,观察油纸伞的生产过程;探寻古村落,拜访农家人,采访当地居民经济发展情况;走进风景区,了解景区建设现状。短短两天半的时间,同学们的脚步遍及梅岭古驿道、长溪村、甲路村、源头古村等数十个地方。
返校后,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了相应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真实记录了婺源赋春镇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
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同学表示,这次调研活动,使他们真正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不仅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此次调研活动也获得了江西日报的关注。2015年2月25日,江西日报报道了此次人文学子的实践活动。此外,此次实践活动的其他3个小组,分别前往吉安市青原区、江西日报社、赣南日报社等地开展实践活动。在赣南日报社实践的短短8日之内,同学们共有5篇文章见报,刘二娟同学撰写的人物通讯《您能睡好觉,我就能挣钱——记慕思健康睡眠赣州体验馆董事长赖燕文》,在《赣州晚报》上占据了整整一个版面。在吉安市青原区,迟海燕等拍摄的以人民教师与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微电影也引起社会媒体广泛关注,被人民网、凤凰网、中国青年网、搜狐、网易等多家网站报道转载。(文/人文学院 杨帆 黄庆婷)
江西日报: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5-02/25/content_290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