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2日,由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西省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专题培训线上直播讲座开讲。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教务处组织教师线上观看学习,21日共有825人次观看了直播活动。
本次专题培训共有4场讲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施大宁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赵洱岽教授,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沈扬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董必荣教授分别带来主题为“明理悟道育新人——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育心明德、道术相济,建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融合课程思政之路”“专业层面课程思政体系建构的思考与实践——以河海大学土木类专业为例”“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落地路径”的讲座。
讲座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参训教师积极与主讲教师互动,为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借鉴,参训教师表示受益匪浅。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有亮认为:育人是教育之根本,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也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经济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胡德龙表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对教育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作为高校教师,务必要“明理、悟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把思政工作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努力提高思政效果,力争做到“润物细无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入职教师刘丽丽说: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老师,我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后,发现当前的大学教育和自己当年上大学时有很大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如今的大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而非当年的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如今的大学教育需要将价值观培养纳入课程之中,而非仅传授专业知识。聆听完讲座后,深感为打造让学生满意、让自己满意、让社会满意的金课是一件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心思的事情,老师自身也需要与时俱进,需要用心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据悉,本次专题培训活动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各高校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观看直播活动,第二阶段为线下的研讨活动并撰写研讨报告。学校将以组织本次研讨活动为契机,深入推动教学改革,助力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图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姜锐 赖玲芳 编辑/赵姝欣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