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建党百年千字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座丰碑

​​​     【编者按】7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现官网推出【建党百年千字文】,刊登我校师生的心得体会。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中国独有的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内涵。“小”这个概念迄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小康社会作为中国语境下特有之说,对应于国外关于现代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些表述。

  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继承传统文化“同““康”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将民族复兴的理想与民生幸福追求有机融为一体,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用来阐释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现代化从“总体小康转向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迈向全面建成小康”,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

  科学、客观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如期实现,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中关于全面小康社会重要表述,必须突出人民中心、突出全面科学、突出重点难点、突出时空方位

  我和研究团队近些年一直专注于全面小康监测和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评价,定性方面,紧紧围绕着“一个定位”两个翻番”大攻坚战”展开,“一个定位”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表述:“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一个定位”,一是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物质基础;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三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四是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五是创新引领作用凸显,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六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七是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加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八是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气象,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所在;九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标志。“两个翻番”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过努力,我国2019、2020连续两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实现翻一番的预期目标;2020年城乡人均收入也实现翻番目标。“三大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也取得决定性胜利。

  定量评价方面,主要是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与统计部门合作,一是从经济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五个维度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构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35个二级指标体系进行监测;二是从35个二级指标体系中选择确定18个核心指标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展情况,以保证监测的及时性。就定量评价而言,全面对照监测指标,第二套方案中的18个核心指标均已达标,第一套方案中的35个二级指标也已达标。特别指出的是,201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2.19%,2020年占比为2.4%,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座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意深远、饱含深情、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庆祝大会一结束,我心潮澎湃,当即写下了百字谈:作为9500万中共党员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骄傲自豪,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以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按照“九个必须”的要求,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百字谈被江西日报、江西教育网刊登,各大主流网站纷纷转载。(文/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春根    编辑/毕俊如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