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三下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为培育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引导马院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和部分优秀本科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中旬赴弋阳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夏日炎炎似火烧,实践团成员先后来到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旧址、列宁公园、方志敏纪念馆、叠山书院、江西上饶集中营、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多个红色遗址和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瞻仰红色旧址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领悟先烈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先烈敢于开拓新天地的精神、视死如归的勇气、舍我其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今天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和敌人殊死搏斗争取来的。革命理想高于天,实际上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天、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天”,多次奔走红色旧址后的实践团成员们感悟颇多,互相交流学习感想。



  薪火相传,代代有人

  社会实践期间,学校研究生百年党史宣讲团副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陈瀚受方志敏干部学院邀请开展了一次党史宣讲交流会。会上,陈瀚以《红色传家宝》为题分享了其姥爷李令起参加抗美援朝的英勇事迹。抗美援朝老战士李令起,为志愿军高射炮部队某团连队的指导员,在艰险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充分发挥我军政治工作优势,带领全连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优良传统。在两年的对敌作战中,该连队击落敌机五架,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有力地支援了兄弟部队作战。陈瀚的宣讲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其即兴哼唱的红歌和现场播放的李令起老人的采访视频一同把宣讲推向了高潮。陈瀚表示,要守好党史这个传家宝,讲好党史这个传家宝。“红色传人讲红色故事,真实恳切,令人感动”,“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向一切保卫和守护国家的‘最可爱的人’致敬”,与会者由感而发,陈瀚的宣讲广受师生好评。



  英雄正气,演绎传承

  实践团成员在实践过程中,与方志敏干部学院的老师及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遍览红色旧址,学习方志敏精神,感悟信仰的力量,并结合实际,站在青年学生的视角,创作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的舞台剧。舞台剧以学院研究生原创舞台剧《可爱的中国》为蓝本,结合社会实践团在方志敏干部学院学习期间的所思所想、心得收获,深入挖掘方志敏同志背后感人的故事,探究方志敏精神形成背后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通过舞台剧表演的形式再现“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赤子情怀,求真务实的奋斗创造,清贫奉献的浩然正气”的方志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舞台剧共分三幕,第一幕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方志敏精神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演绎了少年方志敏在听到老师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时陷入沉思,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第二幕则演绎方志敏从怀玉山被捕到下沙窝就义的一段历史,表现方志敏坚贞不屈、爱国为民的精神。第三幕则演绎建国后,人们对方志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文献整理,学史明志

  为加深对党史以及方志敏精神的深刻了解,加强实践团的文献检索、阅读、校对、整理、挖掘能力,实践团成员们主动协助整理文献。在方志敏干部学院的支持下,实践团投入到了对文献的学习和整理中。实践团成员王星晨感慨道:“文献,是我们‘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对话’的重要媒介;文献整理讲究耐心、细心,文献整理时我不敢有所懈怠,确保每一个字都准确无误,是对历史、对革命先烈的尊重。”实践团成员们在文献整理中进一步加强了对党史的了解。



  强身健体,平衡劳逸

  毛主席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方志敏干部学院学习和实践期间,实践团成员们注重劳逸结合,注重身心健康,开展了一系列体育锻炼活动,保持“精”“气”“神”。实践团因地制宜,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还提高了我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学习和实践之余,来一场羽毛球比赛我就觉得酣畅淋漓,劳逸结合的同时又能强身健体”,实践团成员刘威如是说。(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夏贤明 高灿明    编辑/邓婉茗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