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现代经济管理学院2021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吉安理论宣讲实践团,在龙田乡西江村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乡村振兴发展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以红色调研、党史宣讲、志愿服务、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走进红土地,走近村民,用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生活与当地村民携手共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村民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得到当地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党史宣讲进基层红色力量促发展
宣讲实践团开展了党史知识入户宣讲、“留守儿童心向党,国旗下共成长”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宣讲进集市,共建美好龙田、党史宣讲进课堂等活动。成员们走进西江村农户家中与村民亲切交谈,通过通俗、易懂、精炼的语言讲述党史红色故事,传播党史知识,在“接地气”的基础上,引导广大群众不忘革命历史,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爱党热情。宣讲成员还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专门针对西江村留守儿童在西江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了升旗仪式,留守儿童和宣讲团成员齐唱国歌,与留守儿童分享国旗和党徽的相关知识。
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调研
宣讲实践团围绕着乡村振兴、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乡村教育”为主题开展社会调研,针对当地特色文化,红色资源的发展与传承现状,通过发放问卷,当地居民走访调研的形式,深入了解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实践团前往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田乡花汀村进行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社会调研,花汀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鹏飞介绍了花汀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的相关情况。一行人前往参观了村礼堂,并从王鹏飞的讲解中了解到该村的乡贤文化和文化底蕴。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永新县山木子产业园进行调研。永新县山木子农产品有限公司是脱贫致富的典范,创办人贺晓忠放弃在外一份高薪工作,毅然回乡流转二千多亩土地发展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种植和加工。作为回乡创业致富的领头羊,贺晓忠凭借科学技术,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永新县山木子农产品有限公司采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产品口碑为立足点,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各类种植基地三千多亩,生产销售茶油、菜籽油、莲子、优质水稻、甲鱼等系列农产品,每年土地流转及务工农户户均创收3万多元,以此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与建设,帮助龙田乡驶上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用心投身支教,用情筑梦龙田
实践团成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准备授课课件及学习物品,围绕“青春圆梦新时代,红色支教迎未来”的主题对当地留守儿童开展支教活动。结合龙田乡西江村当地红色精神文化,实践团先后开展了“情暖童心,圆梦未来”、“留守儿童心向党,国旗下共成长”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支教,着重教育引导当地青少年儿童了解党史故事、学会独立自强、学会感恩、树立理想,突出对农村地区儿童的情感关怀以及正确的精神引导与帮助。支教队员通过鼓励孩子们自我介绍来加深彼此的联系,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耐心讲解知识及其必要性并引导孩子们动手实践,理论结合实践,最大限度达到课程教学目的,使当地留守儿童学有所获。
守初心、担使命,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团成员前往龙田乡卫生院,协助当地村干部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全面覆盖、有序展开,龙田乡也在努力提升接种能力,切实筑牢防疫安全屏障。宣讲团成员在当地村干部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为群众提供排队指引、现场留观等各项服务工作,得到了医务人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有效助力疫苗接种工作。同时,实践宣讲团来到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龙田乡敬老院,为敬老院老人传递温暖与爱,及时了解敬老院老人对居住环境、日常生活的需求,陪老人聊天解闷,用实际行动将温暖延伸到全社会,营造社会良好的尊老、敬老、爱老氛围。
践行学史力行,共建美好龙田乡。作为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七个一”工程的一部分,吉安理论宣讲实践团充分发挥宣讲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宣传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图/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张熙 文/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刘煜明 编辑/毕俊如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