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第44问“为什么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提到两个醒目的数字:6和2050,指的是“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贺龙元帅的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何甘愿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
带着问题去
为了探寻早年“毛主席一家”和“贺氏宗亲”确立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走上革命道路的缘由和历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室教师黄三生、许桂芳、朱清华、曾劲、黄映琼、汪乐、赵建超一行7人,于7月12日至16日前往毛主席故里韶山、贺龙元帅故里桑植,开展暑期研学活动。
伴着思考行
在韶山,《基础》课教研室教师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探访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在毛主席铜像广场向毛主席铜像三鞠躬,并参观了南岸私塾、毛泽东诗词碑林、毛泽东图书馆、滴水洞等红色场馆。在桑植,参观了贺龙故居、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以及贺龙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拜谒了桑植烈士陵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红色场馆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参观、考察红色场馆是重温中国革命历史的一种重要方式,因而也可以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参观伟人故居,可以使我们了解伟人青少年时期思想转变的心路历程和革命实践的坚定执着。访问革命先辈纪念馆,可以使我们明白革命先辈为救国于将亡、救民于水火,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伟大精神和高贵品格。祭奠革命先烈,是为了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和传承他们的精神品格。
满载收获归
在为期5天“红色之旅“、”主题研学活动中,《基础》课教研室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毛主席一家”“贺氏宗亲”为实现理想信念坚定而执着的探索精神、斗争精神、奉献精神。这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已然融入了我们的精神血脉,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补充了我们的精神之“钙”。黄三生认为,“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伟大精神是滋养精神世界的‘润滑剂’,我们应时刻不忘补充、添加。”许桂芳指出,“我们重温伟人历史,学习伟人精神,就是为了更好地领悟我们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伟大实践的历史逻辑。”朱清华说道,“我们近距离的走进革命先辈们成长的地方,更加深刻的体悟到他们对初心和使命的追求与坚守,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曾劲认为,“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收获颇多,被革命先辈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而深深感动。”黄映琼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汪乐认为,“我们要把红色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承,成为工作中的永恒动力。”赵建超认为,“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们应该以革命先辈为镜鉴,在漫漫征途中时刻警醒自己、激励自己。”
教研室教师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用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工作,作出不负革命先辈期望的贡献。(图文/黄三生 编辑/熊雪源 审核/柏婧 姜莹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