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我校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获优秀等级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经济学院邱永志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成果“元明变革视野下的明代货币转型研究”通过同行专家鉴定,获得优秀等级。

  “元明变革视野下的明代货币转型研究”项目于20177月启动。项目从元明社会制度变迁的角度,运用现代货币金融理论对明代的货币转型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项目成果的创新性体现在:一是,系统深入解释了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历史基础及其形成过程,分析指出明代货币白银化既有宋金元明货币史演化的某种内在趋势,也是元明之际制度变革的产物;二是,深入分析了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制度促动机理与市场变化过程,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见解,如提出了“洪武货币秩序”的概念并做了详细论证。三是,对于学界所存在的“白银进步论”及对白银这种贵金属材质的过分强调的论点予以批评。四是,对学界论述较少的问题进行着力考察,如对明初白银在财政领域行用的情形,明代前期“禁金银”政策、“禁钱”政策内涵,明初铜钱的流通分布,明代中叶的货币演化转型问题尤其是地域社会中铜钱替代宝钞恢复流通,行钱之地的形成,白银替代私钱的过程,银钱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五是,尝试提出货币史的综合研究框架。即强调从制度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货币体系内在演变问题,尤其注重分析货币背后变动的复合逻辑原因。

  项目自启动以来,课题组按照研究计划在《中国社会学科》《中国经济史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权威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多篇,出版优秀学术专著1部,最终完成了30多万字的研究书稿。此次项目结项获得优秀等级,对提升我校理论经济学学术研究的质量,提升经济史学科的影响力,推进经济史学科团队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延伸阅读】

  邱永志清华大学经济史博士,金融学博士后,我校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所长、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帝制晚期中国货币金融史、全球视野下的中外货币制度比较等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的学术专著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并结项国家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10项。教学方面校级“青年教师教学二等奖”,曾入选2020年度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

  (文/经济学院  编辑/程依然  审核/姜莹  赵旻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