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江西省教育厅主办、江西财经大学和江西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管理中心承办的江西省2021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在南昌召开。副校长李春根、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肖德征出席会议,全省高校分管实验教学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负责人等20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教务处处长廖国琼、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钟业喜、江西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魏洪义共同主持了会议。
李春根代表学校向出席会议的专家和代表表示欢迎,并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和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江西财经大学非常重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课程建设,通过“顶层设计、示范引领、三环联动”的模式立项了42门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课程,其中27门获得省级认定,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虚拟现实现代产业学院,为进一步推动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受省教育厅委托,学校成立了江西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管理中心,上线了江西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服务平台,牵头组建了江西省虚拟仿真实验共享教学共同体,为全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课程的建设培育和开放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
肖德征代表教育厅对参会领导、嘉宾和老师表示欢迎,对我校承办本次会议表达了感谢,对江西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中心两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他介绍了全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课程建设情况,我省共认定了10门国家级课程、175门省级课程,对全社会开放共享了203门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高校实验教学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他全面总结了江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课程“1+1+1”建设模式,即1个中心+1个平台+1个共同体,中心侧重管理,平台侧重应用,共同体侧重建设,将课程的“管、建、用”有机融合,为全省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课程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了8个主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经济管理类专业工作组组长张小岗从新文科特征出发解读了文科实验项目的新要求,介绍了文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必要性表达和特征,强调要在新文科的认识框架下提升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质量。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计算机类专业工作组组长欧中洪从计算机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角度重新解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教育部文件,对如何开展计算机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同时介绍了计算机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系统层次结构和工作流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运营首席编辑、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工作网周美萍从申报说明、申报系统和申报书填写注意事项三个方面介绍了第二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评选情况。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教授、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建林结合自己的课程详细分析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要求。
福建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福建省移动通信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吴怡从建设构想、平台架构、实验项目设计、特色与创新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的经验。
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孙建京通过公司参与制作的项目案例,从课程建设思路、课程开发技术方案等方面介绍了校企合作共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体会。
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负责人刘义保基于OBE教育理念,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的体会。
廖国琼代表江西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管理中心,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背景、“1+1+1”建设模式框架、共享管理中心工作情况、共享服务平台运行情况、共享教学共同体实施情况、未来进一步计划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江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课程建设模式。
会上,各高校参会代表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本科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专家进行了交流,并分享了不同的建设经验。大家一致认为,研讨会效果良好,专家报告针对性强,能够为自己的课程建设提供帮助。
(文/教务处 图/李军 编辑/邓婉茗 审核/姜莹 李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