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联合人文学院开展“学劳模、尚劳德”主题教育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涂远武主持召开,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舒前毅担任主讲人,共有120名学生参与。
讲座中,舒前毅讲述了当代青年存在的“信仰困境”问题,并与在场同学分享了摆脱困境的心得。从大数据时代的两面性到“现代传媒是把双刃剑”,舒前毅在讲述中指出,在各种诱惑之中,青年容易迷失自我,陷入“不断努力学习,却不知应该学习什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信仰困境。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青年一代应做的是与时间赛跑,竞争不是比较当下,而是跟十年后的未来竞争,做当下没人做的事情,发现未来的机遇。
信仰正是一个“从自我到大我”的过程。随后,舒前毅引用《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指引青年摆脱信仰困境的出路:化用“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说明立德的含义;以《吕氏春秋》和《红楼梦》为例,点出立言。舒院长指出,真正的信仰,并非空想而来,而是从大浪淘沙中,从实践中锤炼而来,并建议学生应该通过博览群书、修身养性来完善自己,以推动社会发展。
涂远武对讲座内容做出总结后,嘱托同学们“谨记舒院长的发言,珍惜时间,认识自我,思考人生的规划与目标,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飞跃,找到自己的信仰所在”。参与讲座的同学表示受益匪浅。其中,商英202班的胡光伟同学表示,讲座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学文不能直接带给你什么,但能让你知道想要什么”,这句话解答了困扰他已久的问题,让他豁然开朗。
“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此次讲座从发现自我、肯定自我、缔造信仰、推动社会发展四个方面指出青年走出信仰困境的道路,鼓励同学们积极缔造自己的信仰,用信仰点亮人生。(文/外国语学院 黄怡 图/外国语学院 刘雅文 编辑/林雨晗 审核/姜莹 赵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