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焦娇,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9年11月出生,安徽芜湖人,金融学院2017级金融2班学生,2021年以初试449分考取南京大学研究生。曾任班级团支书、青协委员、校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办公室部长。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自强之星等多项荣誉,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期货从业资格考试、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参与一项校级课题并成功结项。
2017年9月,来自安徽芜湖的焦娇满怀憧憬迈入了江财校园,从此开启了四年的奋斗征程。四年很长,它在一笔一划中经久不息;四年很短,也在朗朗书声中转瞬即逝,江财的每一条道路、每一棵花木、每一次日月更替都见证了她奋斗的足迹。
待人真诚,多为他人伸援手
大学期间,焦娇积极参加各项班级、社团和党支部活动,先后担任过青协委员、团支部书记和学校大学生自律委员会部长。
军训时,为了方阵荣誉,她卯足劲喊口令而导致嗓子沙哑了好几天;社团活动时,她带头参与南昌SOS儿童村支教、善行100爱心包裹等志愿活动,为儿童送去温暖;担任班级团支书时,学院和班级工作比较琐碎,但她不厌其烦,为班级每一位同学排忧解难。当班上一位女同学参军,需要相关材料时,她来回跑了好几次帮助提供相关材料;当突如其来疫情打乱所有开学计划时,她一个一个微信、电话关心了解班级同学状况;作为预备党员,当同学遇上学习、生活上的困惑时,她不忘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换位思考为其排忧解难。在团内“评先评优”活动中,她带领班级团支部打擂,荣获“活跃团支部”称号。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善意则送去了直达人心的力量。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虽然有时一己的力量十分微弱,但也恰如清代诗人袁枚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学而不厌,非宁静无以致远
“求知若渴应当是人一生都应该保持的状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明白自己有多渺小,才能认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作为一名学霸,焦娇在学习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多维式学习是她一直以来坚持的方法。首先,专注专业课程的学习,充分审视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变。在大三学习金融工程双语课程时,她深知自己英语的不足,每天研读课本,并最终考取了满分的成绩;其次,设立考证目标以激发自身动力,以考证扩展知识涉猎范围。大一、大二期间她便考取了证从、期货、初会等资格证书,并且在考证的过程中,了解和学习到课程以外的知识内容。最后,在竞赛和社团工作中学习各项技能,通过接触不同的人和事来丰富阅历和充实经历,认识不同的朋友,结交志同道合的知己。
永不气馁,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学伊始,焦娇便坚定了读研的想法,摆在她面前的有两条路:“保研”或是“考研”。因为时间有错开和交叉的地方,所以她一边准备保研的事情,另一边准备考研。
保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大学以来,她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和每一次竞赛,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在专业学习方面,她保持着90以上的加权成绩;在荣誉奖励方面,她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习标兵、自强之星等多项荣誉;在科研竞赛方面,她参与一项校级课题并成功结项。尽管硕果累累,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她最终还是与“保研”无缘。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她有些许失落,但短暂失落后,她又重振精神,开始了漫长的备考之旅。
“每天早上八点准时到图书馆,一杯咖啡、一杯豆浆、一张试卷就能坐一上午。”当提及她备考的历程和经验时,她轻松地说道:“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就能让自己斗志满满。”当遇到难题或是疲倦时,她也有自己的小窍门:学累了就在窗前看看蛟湖的水,或者绕着校园散散步吹吹风,看看来来往往步履不停的人,心情就会变好。在图书馆日夜奋斗的日子也是她最难忘的日子,身边埋头复习的同学尽管陌不相识,但每天不约而同、彼此默契般的在同一个空间学习和奋斗,无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是给了她一份鞭策和激励。
在备考的过程中,坏消息一次又一次传来:九月份报考学校传出缩招传闻(只招个位数),十月底报考学校又换专业课。面对这突然而至的变故,身边的朋友都劝她更换报考学校,但她用“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激励自己,继续在这变窄的崎岖小路上奋勇攀登。
事实证明,她的坚持和奋斗没有被辜负,最终她以449的高分通过了南京大学的初试,并最终被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金融专业录取。
四年很长,长到一本一本书像通往科学殿堂的青石板铺设的崎岖小路;四年很短,短到一页一页纸如飘落蛟湖的杨花柳絮一样渺无影踪。毕业在即,回首江财生活,焦娇感到无比欣慰,她用四年的奋斗,谱写了江财学子的青春之歌。而未来,她将带着党史学习教育的丰硕成果,强化理论武装,延续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知行合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接续奋斗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图文/金融学院 周洪 王萍 编辑/张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