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经说过:“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伴随新消费时代而来的,是日趋重要的权益维护。值此“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外国语学院权益部于3月15日起举办“315权益周”活动,推动权益进校园,让权益思想真正进入同学们的生活。
“权心权益”——问卷了民情
3月15日,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中的权益维护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更好的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权益部组织了一次关于大学生权益问题的问卷调查活动。权益部工作人员随机从各班抽取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同学们认真的填写调查问卷。通过本次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有62.3%的同学对维权知识有过了解,而23.1%的同学对维权知识有更深入具体的了解,仅有10%的同学对维权知识一无所知。令人欣慰的是,当自身权益受损时,有90%的同学愿意第一时间进行自身利益的维护,仅有5%的同学选择忍气吞声。这给我们维权意识宣传工作的进行增强了自信。同时,部门也了解了学生对于食品、商品的一些期望和要求,这对于以后我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有良好的引领作用。
“权权”之心——讲座增学问
为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3月17日,学院权益部在Y117教室举办了“维护大学生权益”知识讲座。讲座特邀学生第一副书记曹玺文向同学们讲解大学生权益知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曹玺文同学从维护权益的重要性、现代大学生常见权益问题、权益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三方面,用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一系列典型案例,向与会同学们讲解大学生在校依法享有的权益以及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就一些普遍的权益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其中,曹玺文同学对食堂安全问题,如有同学在菜中发现头发、异物,食堂菜品不新鲜、有异味,进行了仔细讲解,并建议同学们通过权益部向食堂经理反馈问题,对食堂监督起到推动作用,此举可让同学们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本次活动系院权益部结合“315权益周”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此次讲座通过维权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帮助青年学子提高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鼓励青年学子敢于运用法律等武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和正当权益,同时也让大家理解了正确维权的重要意义,与我们此次“权益周活动主题完美结合。
“游”所广益——权益遇游戏
3月19日,权益部开展了权益主题游戏活动,以游戏载体,以同学们耳熟能详的“谁是卧底”游戏为框架,以权益知识为主体,围绕各项权益内容展开,主要考察同学们的权益知识储备,其中涉及诸多专业概念,包括:“过度维权”与“敲诈勒索”、“订金”与“定金”、“罚款”与“罚金”等。另一内容“一览宏图”,一是考验同学们的生活常识,二则是判断力和观察力。同学们要答出幻灯片中的图标含义,并进行解释。图标则是相关标志,例如食品袋上的“CS”标志是生产许可的意思。同时还要对播放的图片进行对比,判断真假,并指出差别,引导同学们购买正牌产品,拒绝并抵制伪劣产品,共同助力改善消费者环境。
我国正处在新发展阶段,新的发展理念与格局也意味着新消费时代正迎面而来,而伴随着“打造良好消费环境”口号的日趋主流,如何高效务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也愈加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所重视。因此,此次“315权益周”系列活动,促进同学们深入学习消费者权益,关注扩大消费与服务广大消费者、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和谐的关系,促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使同学们在维权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之下,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文/外国语学院 钱王霞 廖姝 肖美红 图/外国语学院 华香 编辑/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