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财大人物】刘小惠:学道漫漫,上下求索

   【个人简介】刘小惠,男,1982年9月出生,现为统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江西省首批青年井冈学者。曾获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基金资助,主要研究领域为稳健统计、统计计算、时间序列分析、混合效应模型等。近年来完成统计学相关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不少论文发表在包括Journal of  Econometrics等国际top期刊在内的统计学国际知名刊物上,并曾作为十余种国内外知名学术杂志审稿人,先后主持地区项目、青年项目、面上项目3项,省级重点项目近10项。

  凡心所向,一苇以航

  刘小惠工作至今,在数理统计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面对自己所取得的众多成就,他谦虚地“成就谈不上,只能说做了点东西出来。还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个“学道谦逊,若不足”的学者形象深深印在我们的心里。

  常言道:“搞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在科研这方面,刘小惠也有自己的见解:“没有一个科研人员能够在舒舒服服中做出成果。”在他的科研时间里,白天忙着在实验室整理数据,晚上留出时间翻阅文献查找资料,没有休假,长年累月一心扑在科研上,电视娱乐更是“奢侈品”。同时,刘小惠把握大方向,注重协作,鼓励创新,为统计学院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科研路上的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刘小惠深谙这个道理,他愿意在这条路上花时间经营,静候收获,开辟出自己的天地,道阻且长,他坚持了下来。他有方法、有经验,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哪怕这条路上烈火焚烧、冰雪覆盖,他依然理想不改,信念不衰。

  诲人不倦,乐此不疲

  刘小惠任教以来,讲授了包括《数学分析》《多元统计分析》《C++程序设计》等在内的10余门本硕博课程,带过五届本科学生,带领并指导多个学生团队进行学术研究。

  “必须要重视教育!”在教学方面,刘小惠认为,把知识讲授出来,并能讲得清楚,是学习研究的第二境界。自我学习与教学是不同的学习过程,在这之中切换视角,也能够提升自己对知识的了解。“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他常教育学生们,要学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讲述出来,在学与教中求取进步。

  在刘小惠看来,优秀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的热情。他在教学中致力于激发同学们对数理统计方面的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

刘小惠表达了自己对统计学子的殷殷期盼,“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希望统计学子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伟大的时代中留下属于统计人的身影。”

  孜孜以求,兼容并蓄

  “我们只听说年少成名的数学家,却没有人说年少成名的统计学家。”刘小惠缓缓说道,在他看来,统计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一座桥梁,想要在统计学中取得一番成绩,必定要回归生活,增长阅历,用阅历从抽象数学中寻找到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刘小惠还注重工程能力的提高,对学术持有自己的一番独特思考:数学注重理性推导,经济彰显了社会的某种运行规律,而计算机则能使事物具备一定的可执行能力。刘小惠尤其看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相关能力的培养,在采访中,他提到了一位统院学子在腾讯工作的经历,他认为计算机课程应该成为统计学子必备的技能,大数据的浪潮已然滚滚而来,与其被它裹狭,不如主动拥抱。



  刘小惠分享了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一些经验:要阅读本专业的书籍,也要广泛涉猎,这样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看问题。他认为广泛阅读不仅是开拓视野的有效途径,也是面临艰涩问题时的缓冲剂,同时能补充自身的知识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无涯!”是刘小惠的朋友圈个性签名,“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张紫萌  罗琼  图/刘小惠    编辑/姜莹  杨佳鑫  审核/赵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