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衣冠,归于巧工。先民用心慧灵智、辛勤劳动手化蝶衣,或治丝、或织造、或制瓷、或剪纸,让手工艺品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以美轮殊胜的手工技艺,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经过漫长岁月的淬炼,传统手工艺仍拥有着极大的价值,但在当今社会,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如何继承与振新传统手工艺成为新青年的重要任务。12月19日下午,人文学院“争做传承人挑战”大赛决赛于英庐Y119顺利举办。本次比赛邀请了人文学院张细珍副教授、段雪璐老师及部分学生干部作为评委。
经过初赛和复赛,共有12组非专业赛道小组和3组专业赛道小组晋级决赛,比赛队伍需在5至6分钟内,通过PPT展示介绍某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指出此工艺品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比赛过程中,各组选手表达流畅,逻辑清晰,PPT画面精美,语言简洁明了,将不同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问题及现状清晰地展现给大家,并结合自己对传承问题的理解给出了相应对策。其中更有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将“剪纸艺术”化抽象于具体,与小组成员合力制作出精美的剪纸艺术品,赢得了各评委老师的认可与赞扬。
小组PPT展示结束后,人文学院张细珍副教授现场点评,她对每一组同学的成果展示加以赞赏,对大家如此重视“传承传统手工艺”表示很感动,但她也指出同学们的展示也存在文化内涵缺失、措施不明确等问题。
最终,祝贺非专业组大师兄归去来兮队获得一等奖,学术节人大代表队等3支队伍获得二等奖,这题我能答队等3支队伍获得三等奖,小马宝莉等3支队伍获得优胜奖;专业组学术组FBI行动小组获得一等奖,Lumos小组获得二等奖,SEVEN小组获得三等奖。
“争做传承人”比赛虽已结束,但是此次活动的意义却不会止步于此,希望通过此次比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当今传统手工艺传承存在的问题,提高责任意识与担当,为“救古技于势弱,展推新于新世”献出一份力。(文/人文学院记者团 李沛东 编辑/杨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