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2日,法学院院长杨德敏、党委书记郭海峰、博士生导师蒋岩波、法治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翃楠、就业工作辅导员郑静一行赴深圳积极找资源促办学,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与知名律所签署“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和科研基地”协议、走访校友企业。江西财经大学深圳校友会法学分会会长江裕阳、常务副会长伍宇韬、秘书长张建兵等陪同。
不拘一格推动人才引进
师资队伍水平是决定高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而人才引进作为高校师资补充的主要途径,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引进,今年成功引进了华中科技大学数据法学饶传平教授团队等,强化了法学院优势学科,丰富了师资解构。本次赴深圳大学学习参观,杨德敏院长、郭海峰书记一行与法学领域优秀学者、意向人士当面交流,深入洽谈,切实有效推进学院人才引进工作。
与知名律所签订合作协议
法学院一直扎实开展实习实训、教学科研基地建设,11日上午,杨德敏院长、郭海峰书记一行分别来到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和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与其签订“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和科研基地”协议并开展合作交流。
华商所首席执行合伙人徐立新律师主持签约仪式。法学院院长杨德敏和华商所党委委员、执行合伙人、法学院校友徐江华律师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华商合伙人吉同燕律师,专职律师李刚、朱会林,实习律师陈泓莙,行政总监王飞,首席合伙人助理陈夏参加签约仪式。签约仪式前,双方进行了座谈。徐立新律师、徐江华律师对杨德敏院长和郭海峰书记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华商的基本情况、专业建设、分所建设、未来战略规划等情况。杨德敏院长和郭海峰书记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及本次和华商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和科研基地的初衷,希望借助华商的专业优势为学院的学生搭建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基地。签约仪式后,徐立新律师说,11月底,江西财经大学校长邓辉带队来访华商,希望双方深入交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半个月不到,法学院就带着协议来了,看到了江财法学院专业、务实、高效的执行力,华商将在学生实践、就业、课题研究、选派律师担任校外硕导等方面提供支持,期待双方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就如何建设好基地,双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与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合作签约仪式在深圳太平金融大厦顺利举行。广东信达主任、高级合伙人张炯律师,管委会行政人事执行合伙人洪群军律师,以及江西财经大学校友、高级合伙人林晓春律师等十余名律师出席此次签约仪式。张炯主任介绍了信达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业务领域和企业文化等情况,并表示信达已经有多位毕业于江财的优秀律师,信达所将借此合作契机,与江财法学院开展更多常态化、多维度的交流互动,营造助力信达发展的专业生态圈。林晓春律师在会上表示,自己是江财法学院的首届学生和在信达执业二十余年的律师,希望通过母校与单位的合作,能够促进母校培养适应需求的法律人才,也希望信达能够依托高校平台开展学术交流、物色优秀人才。杨德敏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对于目前双方的合作基础表示肯定,提出实习实践、实务讲座、课题研究等八个方面,为未来合作指明了方向。最后,双方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和科研基地的签约。
走访校友企业共谋人才培养
11号下午,杨德敏院长、郭海峰书记一行先后走访了深圳虹川科技有限公司及华松资产等校友企业,与校友开展座谈,共谋母校与校友企业的未来发展。
深圳虹川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法学院97级校友张家驰等多名校友共同创建的,是中国领先的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城市、环保和水务等领域深耕多年。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先进技术,向客户提供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成功实施过深圳、上海、济南等多个智慧城市标杆项目。
华松资产是由法学院03级校友伍宇韬等多名校友创办的,成立于2015年,公司开展私募股权投资、私募证券投资、投资咨询顾问等业务,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一系列完整的金融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及合作伙伴的个性化需求。
本次法学院深圳之行的各项行程顺利完成,法学院将以此次深圳之行为契机,在教学、科研、就业、师资、校友等各项工作方面整合资源,承前启后,谋划更大的发展。
【延伸阅读——律所介绍】
华商律师事务所创立于1993年,是中国第一批获准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历经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
华商的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为客户提供具有本土优势、行业优势和国际视野的法律服务。扎根深圳近30年,与深圳市以及珠三角的政府部门、司法部门、企业界建立了密切、稳定的业务联系,与证监会、沪深交易所、国资委等监管机构建立了良好工作联系,与各证券服务机构联系密切、关系融洽,经由发起成立的中世律所联盟,华商法律服务地域可覆盖到国内十几个大中城市并延伸至境外,拥有广泛客户群体。
华商总部设在深圳,位于福田区香港中旅大厦21-25楼整层,地理位置优越。截至2020年11月,华商有各类专业人员1500余,其中合伙人律师189人,执业律师近900人,有不少律师拥有包括英联邦等国留学背景,持有中国和美国律师执照,熟练使用英文、日文、韩文等。
布局多城,近年来华商律师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目前拥有华商林李黎(前海)、华商BLB(罗马)、华商BLB(米兰)、华商艾林芝黄志刚(澳门)、华商林李黎(前海广州)、华商萧一峰(海口)、华商林李黎(前海坪山)、泰华商恒(青岛)等联营律师事务所。
拥有悉尼分所、香港分所、北京分所、成都分所、广州分所、长沙分所、南昌分所、龙岗分所、赣州分所、汕头分所、三亚分所、珠海分所、惠州分所、东莞分所、光明分所、黄山分所、龙华分所、盐田分所,天津、武汉、南京、西安、兰州、南宁、佛山、揭阳、秦皇岛、义乌等地分所筹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于一九九三年在深圳设立,是深圳市最早获得批准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也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经过二十七年的发展,信达已成为以公司、证券、投资法律业务为主导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是深圳市目前规模最大、从业时间最久的律师事务所之一,也是在全国证券、投资法律领域享有盛名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从引进外资、设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安排银团项目贷款和融资租赁,发展到现阶段以权益类证券发行为主要特征的企业融资浪潮,信达律师始终在市场经济实践的前沿迎接挑战。借助坚实的法律功底、良好的外语水平、灵敏的职业悟性以及长期的艰苦努力,信达律师在证券、投资、公司方面的法律事务均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对手如林的证券业务中确立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并与境内外有关机构建立了广泛而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信达已成为Legal500及亚洲法学在中国推荐的律师事务所之一。2011年,信达被证券时报主办的“中国最具竞争力创投机构(CCVC/PE)”评选为“2010年度最佳律师事务所”。信达入选香港《商法》杂志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IPO项目(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优秀律师事务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IPO项目(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优秀律师事务所、香港联交所中国公司IPO项目(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优秀律师事务所、外资境内并购中国律师所第6名(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2015年,信达入选汤森路透2015年度资本交易市场优秀律师事务所。2016年,信达荣获“2011-2014年度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2018年,信达获评36氪2018年新经济之王“IPO市场最具影响力境内律所TOP5”、深圳律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深圳市律师协会成立30周年之优秀律师事务所;获得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andPartners)在公司/商事:东部沿海(广东)领域的重点推荐。(图文/法学院 郑静 编辑/周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