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科研处
科研综字〔2018〕 02号
关于印发《江西财经大学校属各单位开展学术研讨活动规范化、品牌化、系列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校属各单位开展学术研讨活动规范化、品牌化、系列化的若干意见》已经学校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于2018年7月10日前将活动申报表电子稿与一份纸稿报送科研处综合科备案,联系人吴俊,联系电话83816906。
特此通知
附件:
1. 江西财经大学校属单位开展学术研讨活动规范化、品牌化、系列化的若干意见
2. 江西财经大学学术活动申报表
3.江西财经大学校属非实体研究机构一览表
科研处
2018年6月10日
抄送:校领导 校属各单位
科研处 2018年6月10日印发
附件1:
江西财经大学校属各单位开展学术研讨活动规范化、品牌化、系列化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江西财经大学科研管理制度综合改革方案》相关部署,适应信息化管理要求,使我校开展的学术研讨活动逐步形成规范化、品牌化、系列化;加强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鼓励全校师生分享各学科最新科研成果;同时,进一步活跃校内学术科学研究氛围,提升本校学术知名度,具体要求如下:
1、各教研单位举办的学术活动分成如下五大类:学术会议、专题论坛、学术讲座(报告)、小型研讨会(Seminar)和工作坊(Workshop)。
2、学术会议是指教研单位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或学院级的学术研讨活动。会议规模不作要求,学校既鼓励各单位每1-2年积极承办知名度较高、学术性强的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年会“第×届国际××××学术会议”,也鼓励各学院创造性举办自己命名的每年连续不断的学术会议,如:产业经济研究院“第×届全国产业经济学研究生论坛”,艺术学院“第×届中国传统音乐高端论坛”。该项活动负责人应为教研单位主要负责人。
3、专题论坛是指由2-3名著名学者围绕某一专题进行集中演讲、互动的大型学术活动。学校要求各教研单位每年至少开展1次该类学术活动,且要求定位明确,主题突出、形式活泛,具有特色,力求办出影响、形成品牌。论坛命名形式可采用“学院+专业论坛”、“地名+专业论坛”等,如:“信息管理学院人工智能论坛”、“蛟桥金融论坛”、“江西经济发展高端论坛”等。名字一经确立,不作变更。该项活动负责人应为教研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科研的负责人。
4、学术讲座(报告)是指由1名专家就某一研究方向工作进行讲解的学术活动。学校要求各教研单位每年至少开展4次该类学术活动,校属非实体性研究机构每年至少开展1次该类学术活动。讲座命名形式可采用“学院+专业+系列讲座第×期”、“人名(或特殊意义名称)+讲坛(系列讲座)第×期”,例如:财税学院“尚公讲坛2018年第×期”,名称一经确立,不作变更。该项活动负责人应为教研单位系主任(及以上)或学科带头人。
5、小型研讨会是指由1位校内外专家就某一学科中的前沿学术问题进行讲解,3位以上校内外研究人员参与讨论的学术活动。学校要求各教研单位需建立2类有学科特色的小型研讨会,每类小型研讨会每年至少举办2场学术活动,校属非实体性研究机构每年至少开展1次该类学术活动。研讨会命名形式可采用“学院+Seminar第×期”、“学科名称+Seminar第×期”,例如:“工商管理学院Seminar第×期”、“西方经济学Seminar第×期”等,名称一经确立,不作更改。该类活动负责人为教研单位学科负责人或相关教授。
6、工作坊是指由本校1位教授组织,可邀请至少3位校内外研究人员(含学生)参与,针对某一前沿学术问题对尚未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探讨的学术活动。学校要求各教研单位建立2类有学科特色的工作坊,每类工作坊每年至少举办2场学术活动,校属非实体性研究机构每年至少开展1次该类学术活动。工作坊命名形式可采用“学院+Workshop第×期”、“学科名称+Workshop第×期”,例如:‘会计学院Workshop第×期’、‘产业经济研究院Workshop第×期’等,名称一经确立,不作更改。该类活动负责人为教研单位相关教授。
7、以上学术活动将纳入教研单位年终科研考核体系,每年一度,年初提交学术活动计划,年末进行统计并总结考核,科研处通过计算学术活动分来评定各教研单位的学术活跃度。原则上,学术会议依据其级别可评定20-40分,专题论坛可评定10-30分,学术讲座可评定5-15分,小型研讨会可评定2-10分,工作坊可评定1-5分。学术活动分的级别主要依据其影响力、规模等因素来评定。
8、本办法的学术活动具体内容和形式均由各教研单位党政联席会决定,需要以文件形式发布。团委、学工处等其他单位举办的非学术类讲座不在此范围。
9、各类学术活动在公告中需说明听众对象,鼓励感兴趣的相关师生积极参与。
附件2:
年度江西财经大学学术活动申报表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学术会议 (至少确定1个学术会议品牌,每个品牌每年举行1次活动。) |
会议名称 |
场次 |
主办(协办) 单位 |
负责人 |
专题论坛 (至少确定1个专题论坛品牌,每个品牌每年至少举行1次活动。) |
专题论坛名称 |
场次 |
主办(协办) 单位 |
负责人 |
学术讲座(报告) (确定1-3个学术讲座(报告)品牌,每个品牌每年至少举行1次活动,每年共计4次以上活动。) |
学术讲座(报告)名称 |
场次 |
主办(协办) 单位 |
负责人 |
小型研讨会(Seminar) (至少确定2类有学科特色的小型研讨会,每类研讨会每年至少举行2次活动。) |
小型研讨会名称 |
场次 |
主办(协办) 单位 |
负责人 |
工作坊(Workshop) (至少建立2个有学科特色的工作坊,每类工作坊每年至少举行2次活动。) |
工作坊名称 |
场次 |
主办(协办) 单位 |
负责人 |
注:各单位年初报计划,年底考核,需重点支持的项目加*号。每场活动最少提供2张照片和会议报道
附件3:
江西财经大学校属非实体研究机构一览表
序号 |
校属研究所名称 |
负责人 |
挂靠单位 |
成立时间 |
1 |
中英国际商务联合研究中心 |
胡宇辰 |
工商管理学院 |
2011.4.18 |
2 |
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 |
吴照云 |
工商管理学院 |
2016.6.22 |
3 |
江西农村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 |
陈成文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016-05-11 |
4 |
公共政策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
陈成文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004.11.2 |
5 |
中国税票研究中心 |
匡小平 |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
2009.10.12 |
6 |
公司金融研究所 |
邹 玲 |
会计学院 |
2017.6.15 |
7 |
国际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 |
白 敏 |
会计学院 |
2017.6.12 |
8 |
政府资产研究中心 |
蒋金法 |
会计学院 |
2017-10-26 |
9 |
国际经济研究所 |
许统生 |
国贸学院 |
2004.4 |
10 |
环境与贸易研究所 |
李秀香 |
国贸学院 |
2007.10.16 |
11 |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研究所 |
吴朝阳 |
国贸学院 |
2007.10.16 |
12 |
《资本论》研究所 |
康静萍 |
经济学院 |
2004.4 |
13 |
制度经济研究所 |
王小平 |
经济学院 |
2004.12.28 |
14 |
监管与治理研究中心 |
陈富良 |
经济学院 |
2015.8.31 |
15 |
金融研究所 |
严 武 |
金融学院 |
2004.11.2 |
16 |
中澳亚太资本市场研究中心 |
石 劲 |
金融学院 |
2009.3.2 |
17 |
九银票据研究院 |
汪 洋 |
金融学院 |
2016.10.28 |
18 |
保险资金运用研究中心 |
桂荷发 |
金融学院 |
2014.5.5 |
19 |
金融科技与监管研究中心 |
凌爱凡 |
金融学院 |
2017-11-03 |
20 |
统计与风险管理研究院 |
彭 亮 |
统计学院 |
2016.1.6 |
21 |
数量经济研究所 |
陶长琪 |
统计学院 |
2005.6.15 |
22 |
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 |
袁非牛 |
信息管理学院 |
2004.11.2 |
23 |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 |
杨 波 |
信息管理学院 |
2005.6.15 |
24 |
数字媒体研究所 |
方玉明 |
信息管理学院 |
2005.6.15 |
25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 |
罗春林 |
信息管理学院 |
2005.6.15 |
26 |
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 |
刘喜平 |
信息管理学院 |
2005.6.15 |
27 |
管理决策研究所 |
万树平 |
信息管理学院 |
2014.1.4 |
28 |
电子商务研究所 |
丁菊玲 |
信息管理学院 |
2003.9 |
29 |
江西省公共安全视频技术研究中心 |
王 乔 杨 勇 |
信息管理学院 |
2012.6.18 |
30 |
江西财经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研究中心 |
邹勇文 |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
2017.9.14 |
31 |
江西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与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成立) |
省法规处焦峰 邹勇文、曹国新 |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
2015.3.27 |
32 |
江西生态法律研究中心(与省人大法工委联合成立) |
邓辉 李锐(外单位) |
法学院 |
2010.11.24 |
33 |
江西食品法律研究中心(与省药监局联合成立) |
邓辉
|
法学院 |
2011.6.24 |
34 |
江西财经大学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 |
白耀辉 |
软件学院 |
2013.10.10 |
35 |
企业资源规划研究所(ERP) |
邓庆山 |
软件学院 |
2003.1 |
36 |
软件过程与决策管理研究所 |
万本庭 |
软件学院 |
2004.11.2 |
37 |
数据处理与商务智能研究所 |
夏家莉 |
软件学院 |
2004.11.2 |
38 |
可信软件理论与技术研究所 |
毛澄映 |
软件学院 |
2004.11.15 |
39 |
教育技术研究所 |
钟元生 |
软件学院 |
2005.3.30 |
40 |
财经信息服务与工程研究所 |
孙建成 |
软件学院 |
2005.10.22 |
41 |
软件无线电工程中心 |
陈 滨 |
软件学院 |
2008.5.21 |
42 |
应用材料研究所 |
杨小毛 |
软件学院 |
2006.11.13 |
43 |
功能材料研究所 |
余泉茂 |
软件学院 |
2006.11.13 |
44 |
女性文化研究所 |
银平均 |
人文学院 |
2004.9 |
45 |
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省文化厅挂牌命名) |
周明鹃 |
人文学院 |
2010.2 |
46 |
江西社科文献研究中心 |
彭树欣 |
人文学院 |
2013.11.12 |
47 |
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
张 晟 |
人文学院 |
2016-04-01 |
48 |
书画院 |
张相森 |
艺术学院 |
2004.4 |
49 |
造型艺术研究所 |
罗时武 |
艺术学院 |
2005.6.15 |
50 |
风景园林与植物资源研究 |
赵九洲 |
艺术学院 |
2006.10.31 |
51 |
城市规划与景观艺术设计研究所 |
周玉卿 |
艺术学院 |
2007.4.2 |
52 |
江西财经大学美术研究中心 |
罗时武 |
艺术学院 |
2013.11.12 |
53 |
国际体育产业研究所 |
郑志强 |
体育学院 |
2011.10.18 |
54 |
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研究院 |
郑志强 |
体育学院 |
2017.5.23 |
55 |
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所 |
李立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05.3.30 |
56 |
红色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
刘晓根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09.10.12 |
57 |
管理哲学研究中心 |
黄欣荣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13.5.27 |
58 |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
卢福财 |
产业经济研究院 |
2013.3.27 |
59 |
台湾经济与文化研究所 |
肖华茵 |
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 |
2004.4 |
60 |
江西省高校新闻研究中心(与江西省教育厅社政处联合成立) |
王金海 |
宣传部 |
2013.12.11 |
61 |
土地管理研究中心 |
谢花林 |
生态文明研究院 |
2015.7.10 |
62 |
海峡两岸不动产研究中心 |
邹秀清 |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
2017.11.14 |
注: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