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经济学院副教授邱永志与导师清华大学仲伟民教授合作的论文《十六至十九世纪中日货币流通制度演进路径的分流》在国内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第10期)刊发。
该文初稿最早完成于2014年,历经6年多的修改、投稿。文章基于16至19世纪中日货币经济史的演进事实,结合新制度经济学、货币金融等理论对16至19世纪中日货币流通制度的演进路径进行全面分析。该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创新:一是系统比较了16世纪以来中日货币制度演变差异的原因、过程和特点,以通贯的逻辑解读了中日货币制度演进路径的分流问题,对重新认知前近代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运行特点有积极意义。二是阐明了国家能力在近现代货币金融制度构建作用的同时,将理论分析视角延伸到前近代,明确指出此时期国家是否具有相应的金融能力同样会对近代化时期货币金融制度的构建产生长远的影响。三是学界关于中日比较尤其是关于中日近代化的比较研究,还存在误区,比如关于日本近代化为什么如此成功、中国近代化如此不成功根源的研究,绝大多数学者依然认为,明治以后日本“脱亚入欧”、全盘西化是其近代化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而中国坚持“中体西用”、不肯全面西化是主要原因。本文则从历史遗产尤其是从制度遗产的深度影响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论证,认为货币与金融史是研究中日近代不同发展走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本文将大大促进中日之间的比较研究,推动货币史走向深入。
《中国社会科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公认的顶级权威期刊,在国内外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所刊发的论文大多在本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
【延伸阅读】
邱永志,清华大学经济史博士,副教授,金融学博士后,经济学院副教授、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帝制晚期中国货币金融史、全球视野下的中外货币制度比较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多个项目,教学曾荣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二等奖”,多次被学生网评为优秀,入选我校第9批优秀青年学术人才支持计划,并获最新一批“青年井冈学者”的推荐资格。
(文/经济学院 编辑/姜莹 审核/阮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