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为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体育学院团委组织学生干部到乐盈广场观看抗战题材电影《金刚川》,团委副书记彭潇雅出席本次活动。
电影《金刚川》的主题以1953年金诚战役为背景,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事迹。观影期间,当看到志愿军战士头顶敌人的飞机大炮,一次次把志愿军战士修好的金刚桥无情的炸毁;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在异国的金刚川上筑起打不垮、轰不烂的“生命之桥”时,老师和学生们都被志愿军战士这种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多次潸然泪下。
观影结束,同学们都感触颇深,心灵受到深刻的洗礼。70年前志愿者们奋勇作战,视死如归,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国家。70年后的今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不会忘记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起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人桥”。他们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敬佩,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此次观影活动,传导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祖国和人民奋不顾身、英勇顽强、慷慨奉献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未来,体院师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并将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党和国家的铸魂育人事业砥砺奋进。
体院青年百字谈:
体育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李道龙: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电影《金刚川》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英勇顽强的战斗,我们的志愿军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扞卫了祖国的尊严,保卫家国安宁,作为后人我们不应忘记这段历史,更不应忘记这些可爱可敬的人。
体育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陈傲松:电影《金刚川》怀抱时代感召、回溯历史记忆,以光影呈现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艰苦作战。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前线,不惧艰难险阻,取得胜利,为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弘扬无畏勇气,生动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
体育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郑仕涛:对于志愿军而言,这座桥是“生命之桥”。但在敌军眼里,这座桥是我方的命脉,炸毁它就能击中要害。于是,架桥、护桥、过桥,成为了这个故事的重点。桥,成为了电影《金刚川》中的真正主角。志愿军们为这座桥注入了灵魂,任敌军火力碾压,他们总能第一时间补上,用民族情撑起了这座“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桥。他们没有退路,只能坚守。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如今的我们;正因为有了牺牲,才有了现在的美好;正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才要倍感珍惜!
体育学院团委第一副书记张磊:抗美援朝战争是异常激烈而又残酷的,我国志愿军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等现代化武器装备,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善战,终于战胜了敌人,完成了任务,打出了国威、军威,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体育学院融媒体中心主任董鑫: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它既包含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包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包含了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让我们铭记并传承志愿军抗美援朝精神,用更加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国家!
体育学院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向婷婷:战争是残酷的,我们的亿万同胞们经历了多少如同影片中的困难,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是他们毫不畏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我们始终不会忘记你们:那些用生命捍卫祖国的战士们。
体育学院192班团支书王硕:影片中一个个让人揪心落泪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长青,英雄常在。吾辈自强,笃定前行,好好学习,长大了努力建设更好的中国,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
体育学院202班团支书李奥秀:这次观影重温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深刻理解抗美援朝的伟大历史意义,发扬勇于战胜一切敌人的无谓精神。《金刚川》让我想起了高中的一位退休老师,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战后回了湖南,当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此时我想,战争充满了鲜血与炮火,他英勇奋战,充分体现了中国志愿军坚定的信念,强大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图文/体育学院 李秋月 彭潇雅 编辑/蒋佩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