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九月飘香。10月上旬,我校迎来全面自主培养的第二批少数民族预科班新同学。作为学校第二批少数民族预科班的管理单位,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学工处、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通力协作,确保入学教育工作有新更有心。
认真准备用心用情做好迎新工作
10月10日,26名2020级民族预科新生从新疆自治区来到学校,成为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新成员。为扎实做好2020级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迎新工作,自8月中旬开始,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了迎新工作小组,制定迎新工作方案。校党委副书记朱小理出席预科班开班仪式,为民族预科生尽快适应、融入大学生活提供指导。
“踏入江财校园,就感受到了江财的温暖和人文情怀,我一定努力学习,学有所成,投入到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中去。”来自库车县的维吾尔族预科生阿迪力表示。10月6日上午一早,两名学生就提前抵达南昌,学院贴心安排了专车前往昌北机场将学生接送到校。截止10月10日,26名民族预科新生已全部到校。
班主任和学生助理班主任通过“一对一”服务的方式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学生,用最精简的报道流程,为新生们答疑解惑,给远道而来的疲倦奔波呈上贴心服务的清凉,以实际行动欢迎每一位新生。
10月13日,学院在工商大楼416举办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入学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朱小理出席仪式,对全体预科班学生来校学习表示欢迎,并向全体预科班学生详细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信敏廉毅”校训、“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和社会声誉,阐明了学校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升国家凝聚力、促进民族大团结的有关举措和坚定信心。朱小理勉励预科班学生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希望他们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深入学生为预科生入学适应“保驾护航”
为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民族预科生开学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大力整合学院资源,不断加强预科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学校选聘、新疆教育厅内派、学生干部骨干培养等多种途径配备预科辅导员,打造一支思想坚定、工作能力较强、民族成分及专业背景交叉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目前民族预科班实行双班主任制,学校内派老师蒋均权、学院少数民族辅导员李冬英担任少数民族辅导员,学院还配备两名学生助理班主任,以4人的高配置学工队伍服务26名预科班学生,为2020级民族预科生顺利适应内地大学生活“保驾护航”。
学院领导和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看望新生。在新生宿舍,老师们耐心地回答着学生和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详细地讲解学校的有关安排。学校内派老师蒋均权、学院少数民族辅导员李冬英与新生深入沟通,亲切地询问着他们的籍贯、入学准备情况、生活是否习惯、家长的住宿安排等情况,耐心地向新生提醒住宿和安全等注意事项,并提出了一些生活、学习上的要求,希望新同学要互相关照,尽快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生活。
目标明确以多元文化教育为切入点做好入学教育
作为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比最高的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高度重视有民族美育铸魂育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内容和形式,以多元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入学教育工作。
通过展馆文化让预科生掌握校史校情。学院租用专车组织预科生从麦庐园前往蛟桥园校区参观了科瑞文博馆。同学们从一楼大厅、二楼校史馆、三楼校友馆依次参观,表现了他们对江财的热情,参观每一层都认真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了解校情校史。在参观展馆后,他们心潮澎湃,他们表示江财校史就是一部创新创业史,他们要立足当下,努力学习,做一个“永葆我校光荣”的江财人。
通过红色文化让预科生坚定理想信念。学院在10月15日、16日组织预科学生参观了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小平小道。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过程中,预科生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预科生努尔艾力说道:“在小平小道的参观后,我了解到邓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我了解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真正的意义。”他表示,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坚强、更加勤奋。
通过课堂文化让预科生了解科学精神。10月14至18日学院先后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庄秋菊、叶林菊、教务处何金伟、校医院严军亮为预科生进行集中授课。四位老师的讲座分别以未来、健康、团结、爱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由于上课对象的特殊性,四位老师精心备课,在讲课过程中融入了民族团结的元素,通过课堂思政传播正能量,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号召各民族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
据悉,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质量,学校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校内设班,自主培养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根据学校安排,2020级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日常管理由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负责。作为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比最高的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预先谋划、周密安排,认真做好了预科班学生的迎新接站、入学教育,科学安排了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图文/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妮格热依 付泉 编辑/周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