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回收站

首页>>回收站>>新闻列表

“红色走读”团队纪实:“和井冈山配个”队,探索山中的革命摇篮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关于“推进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要求,根据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红色走读”通知》要求,依托于校团委学生社会实践平台的需求,9月28日至10月1日,“和井冈山配个队”红色走读重点团队一行人在井冈山开启了为期四天的走读之旅

 走读过程

  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第三展厅陈列展品为线索,小队成员们分别前往了造币厂、军械处、被服厂等遗址探寻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一群革命志士在这里播下星星之火,终在全国成燎原之势,把过去数千年来默默无闻,造就成了一座令人仰止的天下名山,一处后人拜谒的信仰圣地,一个永久的精神家园。

走读心得


息管理学院团委书记马李琛这次和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作品的实地走读,就像是共同重温了这段红色记忆。通过走读,我们走进了革命旧址,更加深刻理解了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通过走读,我们也走近了革命后代,探访了那些朴质而感人的红色故事。团队的每一次作品打磨、每一次实地访谈,其实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就像我们的作品想表达的思想:作为在红土地上扎根和成长的青年,更应该在这一片土地上摄取精神力量,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艺术学院辅导员刘歆玮红土地孕育着红色基因,赣鄱儿女流淌着红色血液。井冈山,不仅为拥有光荣革命传统而骄傲自豪,更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本次井冈山之行是一堂别样的“思政课,作为一名辅导员,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望。要以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感染青年学生,教育引导学生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到国家建设的一线,到项目攻关的前沿去经受磨练,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团队成员刘宇:前前后后因为培训、旅游的原因来过了八次,但每一次都能有新的感触。我总觉得井冈山上的故事是说不完的,每参观一个景点,每敬颂一处旧址,除开那些耳熟能详的事迹以外,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先烈的往事在被人铭记着、讲述着。在那段烽烟四起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是英雄也正因了这些事情的不可忘却,才更突显出红色教育的不可或缺。我曾在一篇论文中泛泛写过,“要发挥出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却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写,要如何发挥。但待踏上归途才明白,“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便是最好的方式。

团队成员万宏辉:“这里是毛泽东同志的曾经办公用过的桌子”,整间屋子都在认真地听着“一根灯芯”的故事。油,是当时最宝贵的资源,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当时的党组织严格限制用于点灯的油量。作为当时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人之一,毛泽东同志一天也仅能用三根灯芯,为了更好的弘扬共产主义,坚定革命意志,毛泽东同志坚持只用一根灯芯用于夜晚办公,以节省油耗。一根灯芯能够产生的光亮是有限的,但正是因为这段时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部著作展现在了世人眼中。坚定不移的信念、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红色基因”,作为“和井冈山配个队”的一员,要时刻铭记革命历史,充分将走读过程中的所见所学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井冈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心,以尊重历史为准线,不断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

  团队成员肖心珂:爱上一座城,或许是因为一个人、一道菜、一处风景,我爱上井冈山,是因为它的历史。“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在负重前行”,在井冈山三天的学习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正是革命先辈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艰苦奋斗,才让我们享受着当下的舒适和安逸。当时的红军在经济封锁的情况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自给自足。没有枪炮,我们建立了军械处;没有被褥衣物,我们建立了被服厂;没有可流通的货币,我们建立了造币厂,发行工字银元......正是这种不怕困难不服输的精神,推动革命走向胜利。井冈山,在用他的历史告诫后人们:吾辈当自强!如今盛世,相信先辈们看到一定会感到欣慰;我们也应当传承他们的井冈山精神,把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爱上井冈山!


团队成员徐晓龙:在比赛进行到走读阶段时,“和井冈山配个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井冈山实地走读,这一次的井冈山之行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当年革命先烈们生活与战斗的种种不易。在没有经过实地走读以前,我们对井冈山革命抗战的了解只是仅仅停留在文字与图片之中,当真的来到这里,行走在博物馆中、大山里的小路上才发现区区只言片语和些许图片怎能展示当年的艰苦岁月!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这一天,按照我们的计划行程我们要到神山村进行实地走读和调研,我们当日所选择的交通方式是一辆小汽车,在经历了山路的崎岖和颠簸之后,肠胃中开始剧烈的翻江倒海起来,漫长的时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之久,在车上坐也不是躺也不是,感觉肚子里面的洪涛已经顶到了喉咙,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晚上每每坐到车上还会有一种晕车恐惧感袭来。当天下午我们折了一个小山丘进行攀登,看起来并不显眼的一个小山可当我们爬到顶上,每个人都是气喘吁吁,我们方知道有些事情并不是想起来和看起来那么简单。感受最深的是我们登山所选的交通工具还是小汽车,我们徒步的路还是已经修的平整的山路。我们徒步时有修好的台阶,路上也没有这当我们前进的杂乱不堪、茂密的草草木木,登山的过程中看向两边,一耸耸从山峻岭中,可想当年的革命先烈名是多少的艰辛和汗水才换来今天的和平幸福,幸福来之不易,我辈定当珍惜。



团队成员蔡菊红:在短短几天的考察学习中,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不怕疲劳,以饱满的热情,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栩栩如生的画面比比皆是。在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生活过的遗址遗迹时,我的思想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稻草无几的床垫,单薄的被褥,简单狭小的书桌,暗弱无光的烛台,作为毛泽东同志年轻时在井冈山茨坪地区工作和生活场所,如此的条件,皆是我们现在所不能承受和想象的。在新时代环境下,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要树立节约的意识,杜绝铺张浪费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当前开展的“光盘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成员邵安康:本次井冈山一行,我感触颇多。一直以来,我长期留在校园之中,只能通过阅读和老师的教导之中感受红色精神,井冈山实地走读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在行程中,我切身地体会并感受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着红军战士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坚定精神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刘馆长对我们说,在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的经济封锁之下,共产党人没有轻言放弃,用井冈山精神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信任。我想,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顽强的意志和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够成功地粉碎敌方经济封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精神,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图文/校团委  编辑/姜莹  柏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