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处,总是激荡着战火硝烟、惊涛骇浪,而每当山河故土深陷风雨飘摇之时,又总能看到赤色的旌旗,染上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丹心,总能听到保家卫国的冲锋号,无数次响彻在那壮丽的东方破晓。
自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它领导着中国走过一个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黎明之前,无疑是浓重的黑夜。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阡陌交织,河山四海割据分裂,严峻的形势让救亡图存迫在眉睫。“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四万万中国人,无贵无贱,当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成为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索,让华夏大地看到了破晓的曙光。
爱国志士与进步青年,拉开了建党伟业的序幕。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远赴重洋的有志青年,将满腔悲愤化作坚定的信仰,从马克思诞生的故土归国,一个赤色的新世纪悄然萌芽。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红船起航。僻静的夜幕遮掩行踪,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一张小方桌,唯有一双双神采飞扬的目光,与一颗颗热血澎湃的爱国心,熊熊燃烧着革命薪火,将星火聚成燎原之势,照亮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黎明。
1919年的那群少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崛起巨变,他们自请长缨、奋起抵抗,他们、革故鼎新、星夜兼程,他们力挽狂澜、救亡复兴,将青春与热血挥洒地慷慨激昂,可歌可泣。风云流转,已是盛世,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可还有那份中国少年心性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强大的国防,是祖国海晏河清的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理当肩荷的责任和义务。居安思危,心系天下,培养爱国情怀,树立国防意识,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抵御外侮侵略,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树立国防意识,首先要树立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9·18”的国殇虽已远去,中华民族所经历的深重苦难却不能就此忘却。和平来之不易,更应当以青史为鉴,保持危机感与紧迫感。其次,树立国防意识,仍要树立尚武意识。和平之下,暗流涌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等内忧外患仍然存在。尚武,绝非穷兵黩武,而是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与挑战。最后,树立国防意识,离不开责任意识。时代赞美青春,但我们也会常常听到鞭策之声,从“莫让青春染暮气”到“一代不如一代”,批评质疑成为“清醒剂”,那些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会被奋斗与创造的印迹所取代,再回首,仍然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风采。信而达礼,敏而好学,廉而知耻,毅而弥坚,立己以立人,薪火相传的江财精神,亦是我们理当恪守的准则。
凝聚丹心寸意,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让爱国情指引强国志,让报国行铸就家国情。(文/郭琬祺 编辑/王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