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校园广角

首页>>校园广角>>基层风采>>新闻列表

工商管理学院师生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重要著作出版以来,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工商管理学院师生利用假期时间,读原著、学原文、利用学习强国、微信群等学习平台以自学、主题党日活动、网络交流研讨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院党委书记黄文德: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领会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进一步增强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这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是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现实问题!2020年,全球面临的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再次显示了我们党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再次显示我们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的优势,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锤炼品格、砥砺磨炼、积极投身高校双一流建设,培养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院党委副书记周海燕: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将书中内容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教育引领工作,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彰显这一重要论述在武装头脑、教育学生、指导实践、创造奇迹中所蕴含的信仰力量、思想力量和实践力量。



  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郭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博大精深,涵盖方方面面,通过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通过学习理论后武装头脑,更新自己的思想,可以更好的推动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学习相关论述,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时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党支部的各项活动中,带动各位党员认真学习,落到实处。同时做为一名高校教师,在科研教学方面要自觉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论述,有意识的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管理智慧,自觉运用于教学科研,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管理故事。

  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谌飞龙:要看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感到总书记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明确了新形势下的国家前行的方向和目标,也为我们个人的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作为一名教师,教人者先受教,这也对老师自身提出了加强学习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以增强对国情、党情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教育引导学生。

  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钟尉: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文化自信,他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还说,“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知识分子说,“大师、大家,不是说有大派头,而是说要有大作品。如果不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创作精品上,只想着走捷径、搞速成,是成不了大师、成不了大家的。”这为高校知识分子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潜心育人,立德树人,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教工第四党支部副书记杨文俊: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记载了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一段讲话,他指出“人民群众对我们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不仅要看我们是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这段讲话让我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特有的强大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这段讲话是对新时期的我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总结和升华,即做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要落在实处,让群众真正满意。我们党员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担使命,决不懈怠。

  教工第五党支部书记胡雪琴: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过程中,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我们不断坚守新思想的“主阵地”,不断武装头脑、丰盈精神,沉淀思想力量,坚定信念方向。“学,然后知不足。”新时代高校基层工作中面临更加复杂多元的新问题,需要新思路、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学习的意识,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学习永远在路上的心态,拓宽学习渠道,善于运用媒体、书本等多种方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要用“精益求精”的劲头对待工作,用“匠心精神”服务师生。“工匠精神”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把细节做精做细,不应满足于“过得去”,而应与其“较较真”。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新,不要一昧墨守成规。有了新思路才有新出路,要从思想、思路方面破题,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充实新内容、运用新手段。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王平:近日,我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应该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应该深入了解研究生日常管理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沟通,切实掌握和解决学院、研究生导师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为发挥学院管理协调、导师与学生服务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MBA党支部书记张鹏: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深悟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帮助我们更加深入领会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进一步增强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锤炼品格、砥砺磨炼、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

  本科生党支部书记远翠平: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我深切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至上”。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人员,要把“学生至上”刻在心里、融入灵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崇高信仰”,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对党的忠诚,胸怀对事业的激情,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学生党员杨海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等。在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一词,当代青年学生作为文化的主力传承者,更要主动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有能力、更大胆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去传播中国声音、传承中国力量。

  学生党员廖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而通过对第三卷的学习,我深感自身责任之重大,作为青年的我们,作为一名新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将“无我”精神贯穿工作学习的始终,将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

  研究生吴玥: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过程中,结合所见所闻,对中国治理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之治”的奇迹“密码”就蕴藏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中。而当前中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西方世界对我国展开全面打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我们青年人即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图文/工商管理学院 远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