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获得1万元竞赛奖金,你会用它来做什么?面对祖国严峻的汛情考验,我校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奖团队给出了一份独特又温暖的答案。
从奖金到善款,让帮扶因爱心而延续
7月28日,江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收到一笔16000元的捐款,这是我校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奖团队师生为帮助受灾学子的一项特别爱心捐款。
人心有热度,社会才会有温度。当爱心的种子在每个团队成员的心中生根发芽,善良和奉献就化为“以他人之心为己心”的高尚人格。洪灾面前,谢亮老师及其指导的特等奖学生团队希望能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所有团队成员一致决定通过江西省青基会平台,将比赛中所获的全部奖金及个人捐款共计16000元,全数捐赠给受困灾区的4名青少年学生,帮助他们渡过此次难关,顺利完成学业。团队成员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青年学子树立“越是艰难越向前”的信心,勇做奋进者、奉献者。
(捐赠仪式现场)
江西省希望工程服务中心主任、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人毛鸿山在捐赠仪式上表示:“论捐赠金额,这笔捐款虽然不算多,但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讲,能有这样的善举难能可贵”。
从想法到现实,让奉献因科创而传承
捐赠想法是由“挑战杯”特等奖获奖团队的负责人——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2016级学生党员罗德斌首先提出来的。当汛情愈加危急时,罗德斌找到了这笔奖金发挥最大效益的地方,“‘挑战杯’特等奖团队的奖金有一万元,这笔奖金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但在这种特殊时刻,作为党员的我应该承担起属于应有的责任和使命,我决定把这部分奖金全部捐给灾区受困青少年学生。”有了想法的罗德斌很快付诸实践,在他的带动下,5支“挑战杯”获奖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响应,大家纷纷捐出自己的奖金,指导老师谢亮也被团队成员们的爱心善举所感动,增加了个人赞助来表达对这次爱心捐赠的支持和赞赏。
(罗德斌在号召其他团队成员们一起为灾区捐款)
“‘科创报国’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回顾所做的点点滴滴,罗德斌显得非常自豪。
“这份爱心不仅是其在物质方面所能表达的,我坚信我们必将战胜一切困难,走向更好的明天。”面对采访,保研至浙江大学的“挑战杯”特等奖团队核心成员熊建民说道。
从牵挂到亲历,让青春因砥砺而绽放
正是由于传承着爱心和奉献的优良团队精神,队员们在防汛救灾的主战场也彰显了亮丽的青春风采。
7月22日至7月26日,江财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于新建区赣江大堤铁河闸服务点执行防汛任务。由于防汛形势愈加严峻,校团委第二次发布“青年突击队”队员紧急招募令。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团队成员罗德斌、江雨林等同学积极报名加入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快速填补了工作人员缺口,有力保障了本次防汛救灾任务的顺利完成。
(江雨林、罗德斌在堤脚处巡堤观察渗水情况)
“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挑战杯”获奖团队成员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树起了新时代江财青年的榜样。江财青年握紧“接力棒”,让青春在祖国、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奉献青春力量!(图文/校团委 编辑/姜莹 辛宇丽 审核/阮艳平)
(致江西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封信)